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
站内导航
京城姓 京城氏 京城姓起源 京城姓名字 京城姓名人 京城姓分布 京城姓郡望堂号 京城姓起名
京城姓

姓氏京城
拼音jīng chéng
人口不足千人〔 稀有姓氏 〕
排名

京城姓 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2018年2014年
2013年2007年2006年
1995年1987年1982年
明朝元朝宋朝
北宋
手机查看京城姓起源,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。关注后发送 京城姓 即可

京城姓 起源

京城姓主要源自:姜姓姬姓

城姓城姓起源一

源于姜姓,出自春秋初期齐国复姓京城氏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西周初期,齐国近居京畿之地的住民,取京城为姓氏,复姓京城氏。当年愚公的邻居中,就有京城氏一家,他去游学鲁国,回来之后成为了一个手工业者,掌握的冶铁、制车之技可以说是当时先进技术的代表。在愚公移山的过程中,智叟曾命长子“荷担而从”,而京城氏则命其子“随焉”。京城氏用铜器制作了挖掘工具交给愚公,提高了愚公的工效。后来在京城氏逝世后,其孀妻有遗男,始龀(七岁),即跳往助之。

京城氏,其后裔子孙皆因袭之,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京氏、城氏者,皆世代相传至今。

京城姓京城姓起源二

源于姬姓,出自周厉王的曾孙共叔段,属于黄帝的后代。春秋初期,郑国第三位君主是郑庄公姬寤生(公元前743~前701年在位),敕封他的弟弟姬段(公子段)在京邑(今河南荥阳),世称“京城太叔”。姬寤生、姬段兄弟俩的曾祖父,就是著名的周厉王姬胡。周厉王在位期间,横征暴敛,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,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,他任用荣夷为卿士,实行“专利”,将社会财富和资源都垄断起来,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。他还不断南征荆楚,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,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(西戎)不时入侵。周厉王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矛盾加剧,曾臣服于西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,奋起反抗。由此,引发了在周厉王三十七年(公元前841年)大规模的“国人暴动”,周厉王只好逃出镐京,越过黄河逃到周王室边境的彘邑(今山西霍县),再也不敢回朝。周王朝由大夫周定公、周召穆公二人主持朝政,史称“共和行政”。“共和行政”期间没有另设王位。西周共和十四年(公元前828年),周厉王在彘邑病逝,谥号位“厉王”。据史籍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的记载,周宣王继位,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(今陕西华县)。姬友就是姬寤生、姬段兄弟俩的祖父郑桓公,他当时是周幽王姬宫涅的司徒

周幽王十一年(公元前770年),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,姬友为保护周王朝而牺牲。姬友的长子姬滑突(姬掘突)继位,是为郑武公。郑武公助即位的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有功,仍为周王朝的大司徒,并把郑国也迁到洛阳东南,史称“新郑”,其故城至今保存完好。郑武公后来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,生了两个儿子。因生大儿子姬寤生时难产,武姜当时受了痛苦和惊吓,便因此对姬寤生一直不喜欢。武姜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姬段,人们称他“叔段”。姬段长得仪表堂堂,勇武善射,因此很得武姜的偏爱。

周平王二十七年(郑武公二十七年,公元前744年),郑武公生了重病,武姜乘机请求郑武公改立姬段为太子,但郑武公没有同意,他认为姬寤生没有任何过错,没理由废长立幼。不久,郑武公逝世,由姬寤生继承了君位,是为郑庄公。于是武姜又请求郑庄公把制(今河南汜水)作为姬段的封地,郑庄公也没有同意。

第二年的周平王二十八年(郑庄公元年,公元前743年),郑庄公把京邑(今河南荥阳)敕封给姬段,姬段从此号称“京城太叔”,但武姜和姬段对此都感到不满意。生得相貌堂堂、一表人才的姬段无奈地来到京地之后,便开始组织和训练自己的军队,大力加强武备,不断扩充势力。随后,姬段与其母密谋,准备袭击郑庄公,夺取郑国君位。郑国大臣认为姬段内恃母后的宠信,外仗京城的险固,加紧练兵习武,势力日益强大,已露出夺位反叛的苗头,将会对郑庄公的地位构成威胁,会危及到郑国的安危,因此纷纷劝郑庄公及早采取措施,除掉姬段,消除后患。其实,姬段的那些做法,郑庄公都看在眼里,但却不动声色,佯装不知。因为郑庄公认为时候未到,处心积虑要让姬段充分暴露,多行不义,自取灭亡。

周平王四十九年(郑庄公二十二年,公元前722年),姬段果然准备停当,要出兵袭击郑庄公,并由其母武姜作为内应。这时早有准备的郑庄公抢先发兵讨伐,结果姬段不敌而逃回京地。郑庄公紧接着又进攻京地,京邑城内的民众纷纷倒戈,背叛了姬段,姬段又再仓皇逃到鄢地(今河南鄢陵),郑庄公继续出兵追杀到鄢地,在鄢地,姬段的兵马完全溃徽,又逃到了郑国边境偏贫的共地(今河南汲县),最后在共地落脚,被当时人称为共叔段。郑庄公见再这位弟弟也没什么能力与自己争权了,遂放弃了追杀,此后,姬段一直流亡并最终死于共国。郑庄公由此十分怨恨母亲,并把母亲发落到城颍安置,发誓今生今世不到黄泉永不相见。直到后来,郑庄公为颍考叔孝敬母亲的行为所感动,产生了悔悟之心,才设法派人挖掘隧道,以此算是“下及黄泉”,通过隧道与母亲彼此相见,重新恢复了母子关系。姬段死后,家人子孙四处逃散。一直到周桓王姬林二十年(郑厉公姬突元年,公元前700年),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后,对姬段一族人的态度有所改变,他曾对臣下说:“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。”在周釐王姬胡齐三年(郑厉公复元年,公元前678年),郑厉公将流亡在卫国的姬段之孙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。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,定叔回郑国以后,姬段的后裔子孙们始称太叔氏、公孙氏、京城氏、段氏京氏、城氏、太氏共氏等等,表明了后裔子孙们对姬段的爱戴与尊重。其京城氏是为河南京氏、城氏之源。

据史籍《左传》记载,郑国的后人对姬段普遍都是很爱戴与尊重的,在典籍《诗经·叔于田》、《诗经·太叔于田》等郑国诗歌中,也有许多对姬段的歌颂,因此,有许多史学家怀疑姬段的遭遇实际上是郑庄公的一桩政治阴谋。

京城姓 分布

京城太叔(姬段)。

京城姓 郡望

谯国郡:亦称谯国、谯郡。东汉朝建安年间(公元196~220年),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,治所在谯县(今安徽亳州),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,其时辖地在今安徽、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。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,河南两省的灵璧县、蒙城县、太和县、鹿邑县、永城县间一带地区。

扶风郡:周朝时期即置郡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、咸阳一带地区。汉朝武帝太初元年(丁丑,公元前104年)设置了右扶风,与京兆、左冯翊合为三辅,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、凤翔县一带。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,治所在隗里(今陕西兴平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、干县以西,秦岭以北、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。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。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(今陕西泾阳)。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(今陕西乾县)。隋、唐两朝,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。

京城姓 堂号

谯国堂:以望立堂,亦称谯郡堂。

扶风堂:以望立堂。

京城姓 姓氏源流

一、京城jīng chéng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元和姓纂》云:“郑京城太叔之后为京城氏。”京,春秋初郑武公少子共叔段之封邑。故又称“京城太叔”,其后或以“京城”为氏。此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“京”,其地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二十一里。《列子·愚公移山》有京城氏。

二、京城

京城姓起源:春秋时郑国京城太叔之后有京城氏。

京城姓 相关姓氏

京兆京相

百家姓大全为您提供京城姓起源、名人分布及起名大全。京城姓,京城氏,京城姓起源,京城姓名字,京城姓名人,京城姓分布,京城姓郡望堂号,京城姓起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