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氏公晳
拼音gōng xī
人口不足千人〔 稀有姓氏 〕
排名无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无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无 |
1995年 | 无 | 1987年 | 无 | 1982年 | 无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无 |
公晳姓主要源自:姜姓。
单一渊源:源于姜姓,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贵族公皙子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
少典氏第三十八代、炎帝神农氏第三十七代姜太公:字子牙,周武王封之营陵曰齐,第十五世姜小白,伯于诸侯又数世,而田和移其祚,盖立国七百余年后有公皙氏。
公皙氏出自姜姓齐国,为姜太公(姜尚、吕尚、齐太公)的后裔。后省文简化为公氏。
现在还有这个复姓。
得姓始祖:公皙子。
公皙子字季次,又字季沈;春秋齐国人。著名春秋末年孔子弟子,七十二贤者之一。他清高自好,不愿意为权贵折腰,因而终生不仕。孔子对其“独行君子之德”特别叹赏,说:“天下无行,多为家臣,仕於都;唯季次未尝仕。”
一、公晳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齐公晳之后。”(按:据此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春秋时齐国有公晳哀,为孔子弟子,乃公晳氏之始。”)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云:“春秋时齐公晳哀之后。”可供参考。或云“晳”与“析”通,公晳,即公析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万姓统谱》云:“公晳,姬姓,卫公子墨(按:或作‘黑’)背字子析之后。”如此,则当系出姬姓。一作“公晰”。
二、公晳
公晳姓起源:春秋时齐国公晳之后,见《姓考》。
变化:一作公析。
公晳姓古代名人
公晳哀春秋末年,(生卒年待考),字季次,又字季沈;齐国人。著名孔子弟子,七十二贤者之一。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说他家境贫寒,“终身空室蓬户,褐衣疏食”,但认真读书,不肯屈节事贵族,终生不仕。他的为世观点是“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”,因而不愿屈节做别人的家臣。,孔子对其“独行君子之德”特别叹赏,说:“天下无行,多为家臣,仕於都;唯季次未尝仕。”意思是说,天下的读书人大多没有善行,大多数作了卿大夫们的家臣,或在都邑作官。只有季次能独善其身,不曾出来作这种官。,唐开元二十七年(公元739年),唐玄宗李隆基追封其为“郳伯”;宋大中祥符二年(公元1009年),宋真宗赵恒加封其为“北海侯”;明嘉靖九年(公元1530年),明世宗朱厚熜改称其为“先贤公子”;清乾隆年间清高宗爱新觉罗·弘历又改称其为“先贤公皙子”。
公、公孙 (公孫)、公冶、公羊、公西、公良、公梼 (公檮)、公正、公沙、公沮、公甫、公泥、公玊、公父、公牛、公牵 (公牽)、公献 (公獻)、公绪 (公緒)、公玉、公林、公扈、公折、公敛 (公斂)、公文、公施、公旅、公族、公旗、公明、公晰、公期、公木、公朱、公析、公甲、公申、公留、公舌、公若、公荆 (公荊)、公行、公襄、公言、公车 (公車)、公输 (公輸)、公都、公金、公鉏、公阅 (公閱)、公胜 (公勝)、公肩、公翰、公畴 (公疇)、公石、公祈、公祖、公祷 (公禱)、公禧、公索、公綦、公纪 (公紀)、公罔、公羣、公群、公齐 (公齊)、公上、公冉、公刘 (公劉)、公务 (公務)、公华 (公華)、公南、公叔、公吕、公哀、公右、公城、公堵、公坚 (公堅)、公先、公保、公丘、公为 (公爲)、公之、公乘、公仇、公仪 (公儀)、公仲、公休、公伯、公何、公佗、公士、公壻、公夏、公巴、公帅 (公帥)、公师 (公師)、公干 (公幹)、公建、公强、公彊、公彧、公德、公思、公息、公慎、公成、公户 (公戶)、公巫、公左、公山、公婿、公子、公孟、公季、公宝 (公寶)、公房、公尚、公宾 (公賓)、公宣、公仪理 (公儀理)、公鄂哩、公古尔 (公古爾)、公克里、公吉特、公吉哩、公吉尔 (公吉爾)、公吉喇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