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氏啖
拼音dàn
人口不足千人〔 稀有姓氏 〕
排名无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无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无 |
1995年 | 无 | 1987年 | 无 | 1982年 | 无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无 |
啖姓主要源自:子姓。
啖姓起源一
源于羌族,出自羌族分支古西南夷賨族,属于以部族称谓为氏。賨族,又称寅人,就是古称的板盾蛮,是羌族的一支,在唐朝时期称为“南平僚”,宋朝时期则称“渝州蛮”。“啖”,就是賨族人中古老的部族之一啖部,是渔猎部落,“燎猎为食,因称啖部”,即以篝火烧烤猎物为食,没有钵锅。族人以部族称谓为姓氏,称啖氏。今重庆地区的缙云山,在远古时代叫做巴山。巴山地区居住着两个勤劳而善良的土著氏族,一个是巴族,另一个就是賨族。据传说,在上古时期,轩辕黄帝在打败了炎帝,统一了中原以后,大封功臣,把一个掌管驱疫、驱鬼的臣子封为夏官,并赐他到缙云山一带居住,还赐了一个姓氏,就叫缙云氏。唐、宋朝以后,濮族与巴族、賨族融合成“僚族”。在明朝万历年间以后,川南的濮人也都被改称僚族了,所以,后来的史学家就把僚族视作为濮族的延续。
历史上的賨族,曾与中国西南地区的蜀族、彝族、滇族、昆明族等世代友善相处,是个爱和平、讲道义的民族,却屡次遭到外族的伤害,最终乃至族人分散迁徙到各地,归于消亡。
啖姓起源二
源于子姓,出自周武王给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后代的封地,属于以国名字讹为氏。远祖始于战国时期,商帝乙的长子微子启,是商纣王的哥哥,他看到纣王十分无道,屡次规劝他,纣王十分恼怒,但是又不好杀自己哥哥,于是就不听劝谏。微子启没有办法,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带走,离开了商纣王。这就是著名的“微子去殷”的故事。据史籍《姓苑》记载,上古周武王姬发攻灭商纣建立周王朝后,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,微子启得到了优厚的待遇。周武王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邑,爵位是公爵。在微子启的后代中,有人在春秋时期被封在郯邑(今山东临沂郯城),子爵,建有郯国,因称其为“郯君”、郯子,史称“郯子国”。当时,郯子国的疆域包括沂河东岸从李庄到归昌杨集,东面包括临沭曹庄大兴,以及赣榆部分、东海大部分、新浦部分地区,是“周五十里”的小国。郯子国弱小,周边又有十个诸侯国,有鄟国、祝其国、莒国、向国、鄅国、鲁国、鄫国、邳国、钟吾国,其中的莒国、鲁国、鄫国皆为一时强邻大国,郯子国只能依附大国而生存,并不得不在战国时期迁徙到沐阳地区,与滕国为邻。郯子国传国至第三十六代,在周威烈王姬午十二年(越王朱勾三十五年,公元前414年)著名的“越灭滕、郯之战”中,最终被越国军队灭亡,其王族子孙以及部分国人遂以国名为姓氏,但改为谈氏。
谈氏一族中后有人在书写姓氏时因字讹而成为淡氏、或啖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郯国故城于199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一、啖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亦作‘噉’。前秦有将军啖铁。又,避武宗讳改为澹,望出东河。”《姓氏词典》谓:“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姓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原为历史上氐族姓氏。”
二、啖
啖姓分布:大陆有此姓。
啖姓起源:晋末十六国时后秦氐族人姓。
啖姓名人:
啖铁,西秦上将军、秦州刺史。啖助,唐时赵州人,天宝末历临清尉,后迁润州丹阳主簿。
郡望:河东。
变化:
1、亦作噉。
2、唐会昌年进士啖鳞,避唐武宗讳改姓澹。
啖姓古代名人
啖助(公元724~770年),字叔佐,赵州人(今河北赵县),后迁居关中。著名唐朝经学家,盛唐三贤之一。啖助学识渊博,对儒家经典造诣颇深。唐玄宗天宝末年,客居于江东。后来因中原地区发生了安禄山、史思明之乱,他再没有回到关申故里。在江东,啖助以文学入仕,做过台州临海县尉、润州丹阳主簿。任满后,就在丹阳住了下来。他继承了先儒那种安贫乐道的精神,虽穷居陋巷、粗衣蔬食,仍处之泰然。在这里,他潜心于《春秋》学研究。他不满意于前人对《春秋》的理解,认为前人“传已互失经旨,注又不尽传意,《春秋》之义几乎泯灭”,于是发愤著述,“考核三传,舍短取长,又集前贤注释,亦以愚意裨补阙漏,商榷得失,研精宣畅,期于浃洽”,从唐肃宗上元二年(公元761年)到唐朝宗大历五年(公元770年),历时十年,成《春秋集传集注》。之后,他又“撮其纲目,撰成《统例》三卷,以辅《集传》,通经意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