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
站内导航
彻姓 彻氏 彻姓起源 彻姓名字 彻姓名人 彻姓分布 彻姓郡望堂号 彻姓起名
彻姓

姓氏彻〔 徹 〕
拼音chè
人口不足千人〔 稀有姓氏 〕
排名2838 位。
位于茬姓 之后,鼎姓 之前。

彻姓 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28382018年2014年
2013年2007年2006年
1995年1987年1982年
明朝元朝宋朝
北宋
手机查看彻姓起源,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。关注后发送 彻姓 即可

彻姓 起源

彻姓主要源自:姬姓

彻姓彻姓起源一

源于姬姓,出自西周初期农寺大夫彻田郎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彻田郎,西周时期所设置的上大夫之职,属天官管辖,专职负责治理农田。在周成王时期,周公旦规定了井田制之后,彻田郎负责静田划割,并督管“井央之田”的耕作,就是“丼”中央的那块官田。在典籍《诗·大雅》中明确指出:“彻,治也。彻田为粮。”井央之田的粮食在收获后,由彻田郎监督收归“内仓”,即国库。到周公共和行政时期(公元前841~前771年)以后,周王朝彻田郎改称司农,天官府总领农官者称大司农。

在彻田郎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彻田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彻氏、田氏等,其彻氏的姓氏渊源繁复,不可一论。

彻姓彻姓起源二

于官位,出自汉朝时期勋爵列侯,属于以官爵称号为氏。在汉朝时期,凡非刘氏异姓臣子中有功勋者,由刘汉王朝封予官称爵位,功勋巨者,封侯,为最高封赏,“异姓毋封王”。但不论所称为何样名称的侯,在刘汉王朝中皆称之为“彻侯”。在史籍《汉书·蔡邕·独断》中称:“群臣异姓有功封者,称曰彻侯。”在典籍《扬子·方言》注释:“彻,列也。”即其值得纳入侯爵行列之中。汉朝的刘氏政治统治集团很狡佶,因“彻”又作“去”,因此,所封赏的侯爷爵位随时都有可能被朝廷找个由头废黜,因此称其为“彻侯”。通观整个两汉王朝,刘氏宗亲的侯爵爵位都能世袭数代乃至十数代,却稀有异姓侯的爵位能世袭两代以上者。到西汉王朝第六代皇帝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,为避汉武帝的名讳,改“彻侯”为“通侯”,或曰“列侯”。在彻侯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爵称号为姓氏者,称彻侯氏,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彻氏、侯氏通氏列氏等,亦有仍称彻侯氏者,世代相传至今。

汉武帝刘彻的庶支子孙,在西汉末期王莽篡汉之后,为躲避王氏家族的迫害,并“耻食王粟”,有迁避至倭奴国中者,以先祖名字为姓氏,亦称彻氏,后在倭奴国生息繁衍,逐渐倭奴化,多以地名、官称、职业贯称为今日本姓氏,有一百三十四个之多,如高山彻氏、冈崎彻氏、岩谷彻氏、古谷彻氏、冈田彻氏、岸田彻氏、桥下彻氏、桥本彻氏、高桥彻氏、内藤彻氏、佐藤彻氏、嘉藤彻氏、藤本彻氏、鬼冢彻氏、岩崎彻氏、三峯彻氏、古城彻氏、古川彻氏、吉川彻氏、前川彻氏、前田彻氏、西川彻氏、江口彻氏、水町彻氏、河根彻氏、小泉彻氏、小泽彻氏、小坂彻氏、井上彻氏、坂井彻氏、角谷彻氏、佐藤彻氏、福田彻氏、相场彻氏、中岛彻氏、服部彻氏、神崎彻氏、浅见彻氏、仓俣彻氏、武満彻氏、铃木彻氏、矢野彻氏、辰巳彻氏、阿竹彻氏、大平彻氏、矢野彻氏、便辩彻氏……等等,这些,都是刘汉家族的后代。

注:

后裔子女取名避先祖之名讳,乃至属下臣子姓氏、官称避帝王国君之名讳,是儒教的典型礼制,是孔子再三强调尊崇周礼的核心内容之一,以尊敬长者、尊者、王者为上。

实际上,在整个两周、春秋、战国、先秦至西汉初期之际,人们多以长者、尊者、王者的名或字为崇,多取来作姓、名、字、号、爵等,并引以为荣。直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“废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之论后,人们才逐渐有“避名讳”的实际举措。

彻姓彻姓起源三

源于蒙古族,出自金国时期山只昆部,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记载:蒙古族彻穆衮氏,源于金国女真山只昆部,后在蒙古汗国时期融入蒙古族,以姓为氏,世居喀喇沁(今内蒙古喀喇沁),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Cemgun Hala。

明朝时期,蒙古族彻穆衮氏即冠汉姓为彻氏、穆氏等;而满族彻穆衮氏则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沈氏申氏等。

彻姓彻姓起源四

源于满族,出自明朝时期东海女真车克里部,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
满族彻叶哷氏,古称车克里氏,亦称彻叶勒氏,满语为Ceyere Hala,世居宁古塔(今黑龙江宁安),后多冠汉姓为彻氏、车氏叶氏等。

彻姓 分布

彻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,在台湾省则没有,在日本国却有很多族裔,多以太原、辽东、喀喇沁、富山为郡望。

彻姓 郡望

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古称“太原”有二: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称“大原”,故址在周之西鄙泾洛之北,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部地区,中心区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遗址一带。西周初期,周穆王出兵讨伐西戎,曾一度打到太原,即指该地区。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(乙卯,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、交城市、平遥市、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(庚辰,公元980年)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山西太原)。以后宋朝、金国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、清两朝以来皆为府。民国时期改为市,成为山西省会所在,一直沿用至今。

辽东郡:在中国历史上,“辽东”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:①郡、国名,战国时期燕国置郡,洽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;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;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,其地归入东海郡;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;北齐时期废黜;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、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,治所在昌黎(今义县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;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。②都司名,明朝洪武四年(辛亥,公元1371年)置定辽都卫,明朝洪武八年(乙卯,公元1375年)改为辽东都司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;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,渐失辽河套(今辽河中游两岸地);从明朝天启元年~崇祯十五年(公元1621~1642年)期间,全境为后金(清)所并。③军镇名,明朝“九边”之一,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,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(今辽宁北镇),明朝隆庆元年(丁卯,公元1567年)后冬季则移驻辽阳(今辽宁辽阳);明朝末期废黜。④地区名,泛指辽河以东地区。

喀喇沁:喀喇沁旗(县)建制始于明崇祯八年(后金天聪九年,乙亥,公元1635年),原称喀喇沁右翼旗。喀喇沁旗历史悠久,境内有距今八千~七千五百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,距今六千五百~六千三百年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,距今六千~五千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等遗址,距今四千二百年的新石器晚期、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发现和文物出土,考古发掘出的石器、骨器、陶器、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,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以原始农耕为主,兼营渔猎和畜牧业定居生活。进入夏王朝以来,喀喇沁旗大地先后为山戎、东胡、匈奴、乌桓、鲜、奚、契丹、汉、女真、蒙古诸民族领地。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中原有着密切联系,活动在旗境内的先民们弯弓跃马,指点江山,创造了灿烂的文化。据《诗经》《商公布玄鸟》及荀子《成相篇》载:商的先祖契及其子孙,在紫蒙之野和磔石地方生息三百余年,紫蒙之野即今老哈河中游两岸。战国后期东胡族对燕国北境构成军事威胁,燕将秦开南沙败东胡,构筑长城,沿线设置五郡,今喀喇沁旗境属右北平郡辖。魏、晋两朝以后,鲜宇文部东造成建牙帐于紫蒙川。唐贞观年间,设饶东乐都督府、公漠都督府,喀喇沁旗境分属两府。后梁贞明二年(丙子,公元916年),契丹族人耶律·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,建立了契丹国,后改国号为辽国。耶律·阿保机吸收汉文化,拓展缰土,创契丹大小字,兴办农牧业,成为雄居北方的强大政权。旗内耶律·琮墓葬记载耶琮为耶律家庭中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,在辽史中占有重要位置。旗内发现的辽代文物证明辽朝暑期农物业生产兴旺,人民生活安定,出现了“农耕于野,工居于肆,商贾于市”的繁荣景象。金国灭辽国后,战争频仍,经济衰退,旗内石泉沟古战场讲述着金戈铁马、血染青山的历史。元朝建立后,喀喇沁旗境属上都路辖区。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蔑(济拉玛)为后来迁居喀喇沁地区的兀良哈部的先祖。深山古刹龙泉寺记述在元世祖至元年间,一位姓张名智然的和尚千里迢迢从字西咸宁来到此地传播佛教,兴建寺庙。龙泉寺成为周边地区佛事活动的中心。清朝对大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,三年一会盟,各扎萨克旗独立执政,由清廷直接统辖。清廷对蒙旗王公贵族封官晋爵,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扎萨克固鲁思奇布为贝勒,第三任扎萨克班达尔沙晋郡王,第八任扎萨克喇特纳锡第被清廷赐封亲王衔,地位显赫。十家公主陵虽然陵寝无存,但石牌坊仍告诉人们,清康熙三十一年(壬申,公元1692年),一位清廷的金枝玉叶、康熙大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,公主下嫁虽为清廷和亲政策但也为塞外蒙旗带来了手工业、建筑业、园艺种植等技术。为稳定边缰,清朝顺治、康熙、乾隆等皇帝先后九次巡视喀喇沁地区。辛亥革命成功后,喀喇沁右旗扎萨克贡桑诺尔布组建蒙古王公联合会并发表声明“诸王公赞成共和,同建民国”。民国年间,喀喇沁地区属热河省管辖,东北沦陷时期为伪热河省辖区,抗日战争结束后,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建立,1949年改为喀喇沁旗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
富山郡:即今日本海南侧的日本国富山县。唐贞观十九年~唐永徽五年(日本孝德天皇大化革新时期,公元645~654年),北陆地区一带被称为越国,或称高知国、古志国。公元七世纪末,分为越前国、越中国、越后国三部分,其中越中国的首府设在高冈市伏木。唐武曌长安二年(日本文武天皇大宝二年,壬寅,公元702年)原属越中国的颈城、鱼沼等四郡划分给越后国,能登地区编入越中国。在越中国守年代的文献上,首先登场的是唐开元二十年(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四年,壬申,公元732年)上任的田口年足,之后就是天平十八年上任的万叶和歌诗人大伴家持。唐至德二年(日本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元年,丁酉,公元757年)从越中国分出能登地区,之后的越中国就与现在的富山县地域相同了。进入武士治乱兴亡时代后,富山地区纷争不断发生,如源平时代的木曾义仲的俱利伽罗岭之争、战国时代的武装起义、上杉与织田两股势力的进入等。明万历十一年(日本正亲町天皇天正十一年,癸未,公元1583年)由织田氏的武将佐佐成政基本统一了越中。之后,越中四郡(砺波、射水、妇负、新川)成为加贺前田氏的领国。明崇祯十二年(日本后水尾天皇宽永十六年,己卯,公元1639年),妇负郡和新川郡的一部分分封为富山藩,前田利次为第一任藩主。江户时代,当地人民在与水害斗争的同时,积极开发水源和开垦土地,以农业、医药贩卖为主的各种产业发展兴盛。同时,以伏木港和岩濑港为北前船的转运港,进行海带、鲱鱼、酒、大米的交易也很盛行。根据清同治十年(日本明治天皇四年,辛未,公元1871年)的废藩立县制度,将越中的一部分原富山藩主的领地划分给富山县,原加贺藩主的领地划分给金泽县。同年11月富山县又附加新川郡、砺波郡改名为新川县,县厅设于鱼津。射水郡编入七尾县之后,于清同治十一年(日本明治天皇五年,壬申,公元1872年)归属到新川县,越中全域划分到新川县,县厅设立于富山。但是,清光绪二年(日本明治天皇九年,丙子,公元1876年)越中全域又划分给了石川县。由于主张行政的重点放在金泽中心道路修建上的加贺·能登方面,与主张治水为紧急要务的越中方面的意见对立,于是引发了米泽纹三郎等的分县运动。现代的富山县诞生于清光绪九年(日本明治天皇十六年,癸未,公元1883年)5月。第一任县令(后改称为知事)是国重正文,县厅设于旧富山城址。7月初进行县会议员选举,从二十二名议员中选出第一任议长武部尚志。清光绪十五年(日本明治天皇二十二年,己丑,公元1889年),实行市·町村制度,富山町与高冈町合并为市,两市三十一町二百三十八村确立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民国三十四年(日本昭和天皇二十年,乙酉,公元1945年)8月,由于被美军空袭,富山市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。为迅速进行修复,12月根据战后灾害复兴院告示第1号开始了城市计划事业。民国三十六年(日本昭和天皇二十二年,丁亥,公元1947年),富山县举行知事公开选举,第一任知事馆哲二当选,由政府选任的第三十五任知事羽根盛一退任。随后,根据“昭和大合并”政策,富山县进行了市町村的合并,到1969年(日本昭和天皇四十四年,己酉)形成了现在的九市十八町八村。近年来,随着市町村的不断合并,2005年(日本平成天皇十六年,乙酉)11月新砺波市和南砺市诞生,2006年(日本平成天皇十七年,丙戌)4月新富山市诞生。自古以来,富山县就与对岸大陆上各国交往频繁,为迎接环日本海时代,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交流,富山县与中国的辽宁省、俄罗斯的沿海边疆区缔结了友好关系,现在作为环日本海交流的中心基地与各国进行各种活跃的经济、文化交流。

彻姓 堂号
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
辽东堂:以望立堂。

兴隆堂:以望立堂,亦称紫蒙堂、喀喇沁堂。

富山堂:以望立堂。

彻姓 姓氏源流

一、(徹)chè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源不详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正字通》:‘彻,姓也。’一云彻氏改为通氏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注:“西汉时为避汉武帝刘彻名讳,改姓通。”又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万姓统谱》云:“彻里,徐州人,曾祖太赤,从太祖定中原,为马步军都元帅。”

二、(徹)

彻姓分布:大陆有此姓。

彻姓起源:

1、见《正字通》。

2、清蒙古人姓。 

变化:后改为通氏。

百家姓大全为您提供彻姓起源、名人分布及起名大全。彻姓,彻氏,彻姓起源,彻姓名字,彻姓名人,彻姓分布,彻姓郡望堂号,彻姓起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