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氏拔也
拼音bá yě
人口不足千人〔 稀有姓氏 〕
排名无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无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无 |
1995年 | 无 | 1987年 | 无 | 1982年 | 无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无 |
拔也氏,回纥姓,一作拔野古,亦作拔野固、拔曳固。居碛北,在仆固东,与斛律同祖,号拔野部,后改斛律为拔也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拔也氏,与斛律同祖,为拔也部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拔也氏部落漫散于漠北地区,方圆千里,在今内蒙古克鲁伦、海拉尔两河北境,故处仆骨之东,西与黑龙江境内的靺鞨诸部相邻近。帐户(古代游牧民族计算人户的单位,因他们逐水草而居,每户住一顶帐篷,故按帐计人户数)六万,士兵万余人。他们居住的地方有着茂盛的牧草,多产良马和精铁。拔也氏部居境内有康干河,康干河发源于兴安岭,西流入贝尔湖之喀尔喀河,产落叶松,落入水中,时间长了就形成了“康干石”。拔野古人以捕猎为主,很少耕种,经常乘着木撬在冰上追逐着鹿群。他们的风俗习惯大致上与铁勒相同,只有语言上有少许的差异。唐贞观三年(公元629年),回纥拔也、阿跌、同罗、仆骨、等部叛突厥阿史那部,归顺了突厥薛延陀部,并向唐朝遣使入贡。唐贞观二十一年(公元647年)农历4月,唐朝出兵消灭了突厥薛延陀部不久,即于薛延陀部的故地及其属部设置了“安北都护府”,初称“燕然都护府”,拔也部所地为幽陵都督府,并拜其首领屈利失为右武卫大将军,即为都督,统管碛北地区的六府七州。安北都护府的治所在“故单于台”,即今内蒙古狼山中段的石兰计山口,位于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。
唐高宗李治显庆末年(公元661年),拔也部首领婆闰去世后,侄子比粟接位后联合思结、仆骨、同罗等部一起叛乱,唐王朝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率兵征讨四部,三战三捷,并持续追击百余里,杀死了拔也部的首领比粟。北突厥复兴之后,史称“后突厥”,拔也部又归属于“后突厥”。在唐开元四年(公元716年)以后,拔也部又叛离突厥,再次归附了唐朝。拔也部与斛侓部同一祖源,后来斛侓氏部族亦改称为拔也氏,一部分迁入蒙古高原的回鹘族人后成为蒙古族的巴尔虎部之一部分。
回鹘族的拔也部为今少数民族维吾尔族、裕固族、蒙古族的先民之一。其汉译姓氏“拔也”、“拔野古”、“拔野固”、“拔曳古”、“巴尔虎”等,今多为汉姓巴氏、胡氏、古氏。
拔也氏复姓是古老的回鹘(回纥)民族特有的姓氏,今已不再,其民族早已经分别融入维吾尔族、藏族、汉族、蒙古族等民族,其汉化姓氏主要有巴氏、胡氏、古氏等,也已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,但多以张掖、凉州(或甘州)、姑臧、高昌为郡望。
漠 北:在历史上是匈奴,突厥,蒙古人的活动中心。从秦朝末年(公元前206年)起至清朝统称“漠北“。汉朝时期所称的漠北,主要指蒙古高原一带,因其大部分位于长城以外的戈壁沙漠的北面,故称漠北,比照现在的政区,主要分布在蒙古国(今蒙古人民共和国)和俄罗斯贝加尔湖流域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,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,南以戈壁为界,东大致到克鲁伦河,西以杭爱山,阿尔泰山一线。在汉武帝时期(公元前140~88年),出于主动打击匈奴的需要,汉人才第一次深入到阴山以北的大沙漠中。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权多建庭于漠北,这样与南面的农居民族政权隔了一个大漠,有利于扬长避短。但像匈奴和突厥自身分裂後,南匈奴和东突厥都曾在一段时间内建庭于漠南,对汉族政权保持忠诚,然而其内心还是念念不忘重返漠北。
凉 州: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。东汉时期改置为州,治所在陇县(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)。其时辖地在今宁夏、甘肃及青海、陕西、内蒙古各一部。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(今甘肃武威),仅辖河西地区。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(今新疆)。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。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。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。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,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。民国时期废府为县。
张掖郡:古称甘州。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,历史悠久,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,早在上古时代,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、游牧的生活。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,夏商时为羌族所居。周时,戎、狄两族在这里居处,春秋战国时期乌孙、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。战国时建立城邑,修筑长城,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。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,张掖归“控弦者可一二十万”的月氏族所属。月氏都城(今甘肃民乐永固城)与昭武城(今甘肃临泽)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。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21年)置张掖郡,取“张国臂掖,以通西域”之意。北朝西魏政权改为甘州。隋朝时期恢复郡制。唐朝初期设州。元朝时期置甘州路。明朝时期设甘州卫。清朝时期为甘州府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置张掖县并一直沿用至1985年撤县设市。
姑 臧:“姑臧”,是古老的匈奴民族对古代河西走廊的称谓,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、军事重镇。先后为前凉、后凉都城,南凉、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。姑臧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。原名盖臧,为匈奴所筑,后音讹为姑臧。城呈龙形,故又名“卧龙城”。西汉建姑臧县,隶武威郡。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。由于汉、羌、匈奴多种民族杂居,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,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。三国曹魏时置凉州,以姑臧为治所,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。西晋永宁元年(辛酉,公元301年)张轨为凉州刺史,设州治于姑臧。西晋亡,即为前凉都城,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,人文荟萃,经济繁盛。东晋太元年(丙子,公元376年)前秦攻灭前凉,置凉州刺史镇姑臧,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。东晋太元十年(乙酉,公元385年)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,次年建后凉,立国都于姑臧。晋义熙二年(丙午,公元406年)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□檀进驻姑臧,晋义熙四年(戊申,公元408年)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。不久,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,又于晋义熙八年(壬子,公元412年)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,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。宋元嘉十六年(己卯,公元439年)北凉降于北魏,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,改姑臧县为林中县,仍为武威郡治。此后,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。西晋末年,中原战乱,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,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,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。后凉时,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,大兴佛教。北凉时,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,在此译出《大般涅□经》等十几部经典。
高昌郡:即新疆吐鲁番地区。西汉时期有车师国,国治交河城。后来西汉在此地屯田,有著名的“高昌壁”屯田据点。此后,东汉、魏、晋,凡势力可达的时候,都设屯田于此。西晋咸和二年(丁亥,公元327年),前凉张骏于其地置郡县,名曰高昌郡,郡县制度从此在该地诞生,历经前凉、前秦、后凉、西凉、和北凉等政权,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洲地方政权的一个郡。高昌郡时期(公元327~443年),下设县,至少有高昌、横截、地和高宁,县下还有乡里,史籍《西凉建初十四年(戊午,公元418年)韩渠妻随葬衣物疏》中记载:“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韩渠妻”。北魏太平真君四年(癸未,公元443年),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,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。之后,该政权多次易手,至南梁天监元年(壬午,公元502年)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,该地区才得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。麴氏仍然实行郡县制,到唐贞观十四年(庚子,公元640年)唐朝灭高昌为止,该王朝拥有田地、交河、横截、南平等四郡和新兴、宁戎、酒泉、高宁、临川、白、威神、永昌、安乐、龙泉、永安、林、始昌、安昌、盐城、柳婆和无盐等十七县。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时并入该国的,高昌国以郡建国,领地没有增广。麴氏高昌的地方郡县制度,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又不完全相同,郡与县虽然是二个等级,但并不是直接隶属关系。魏晋以降,中原诸国的地方行政制度,在将东汉的州一级监察组织变成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以后,实际上形成了州、郡、县三级制。隋朝统一天下,改革地方制度,取消三级制,恢复二级制。隋开皇三年(癸卯,公元583年),逐废诸郡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丁卯,公元607年),改州为郡。唐高祖李渊取天下后,唐武德元年(戊寅,公元618年),罢郡置州,改太守为刺史。唐武德以后的州县制,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,唐朝中叶以后曾改为交河郡。
张掖堂:以望立堂,亦称甘州堂。
凉州堂:以望立堂,亦称西凉堂。
姑臧堂:以望立堂,亦称武威堂、卧龙堂。
高昌堂:以望立堂,亦称交河堂。
一、拔也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与斛律同祖,为拔也部,因氏焉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回纥姓。一作拔野古,亦曰拔野固、拔曳固。居碛北,在仆固东,与斛律同祖,号拔也部,后改斛律为拔也氏。”
二、拔也
拔也姓起源:北魏时代北复姓。其先出自铁勒斛律部,后降蠕蠕。拔也稽余裔入归北魏,遂以部名拔也为姓。
拔也姓名人:
拔也恶蚝,北周时夏州刺史,后镇秦州。
变化:至隋时改称拔曳固。
拔也姓古代名人
拔也·婆闰大俟利发(公元?~660年),回纥族;凉州人(今甘肃武威)。著名唐朝回纥汗国君主,右卫大将军兼瀚海都督,公元649~660年在位。回纥是维吾尔族的远祖,是唐朝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。在回纥的历史上,曾涌现出许多对唐朝统一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,拔也·婆闰大俟利发就是其中的一位。拔也·婆闰的父亲叫拔也·吐迷度,是第一位归附唐朝的回纥可汗,唐朝拜其为怀化大将军、瀚海都督。唐贞观二十二年(公元648年),拔也·吐迷度被侄子拔也·乌纥杀害。之后拔也·乌纥企图率众叛唐投奔突厥车鼻可汗,唐朝燕然副都护元礼臣及时发现和平定了这场叛乱。之后,唐朝政府任命拔也·吐迷度之子拔也·婆闰为左骁卫大将军、大俟利发。“大俟利发”就是“瀚海都督”。拔也·婆闰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两次出征西域,助唐平定西突厥阿史那·贺鲁的叛乱。阿史那·贺鲁原为唐朝瑶池都督,叛乱前就利用职权发展了自己的实力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公元649年)唐太宗去世,阿史那·贺鲁以为时机已到,于是图谋夺取唐西州、庭州。阿史那·贺鲁的阴谋及时被唐王朝察觉,唐高宗李治派通事舍人乔宝明前往安抚。但是,阿史那·贺鲁自以为羽翼已丰,根本不理唐朝的规劝,自建牙帐千泉(今俄罗斯托克马克西),自称沙钵罗可汗,于唐永徽二年(公元651年)公开叛唐,攻打唐朝所属的西部州县。唐朝为了维护在西域的统治,保护东西交通陆路通道。于唐永徽三年(公元652年)派兵对阿史那·贺鲁进行征讨。在这次征讨中,拔也·婆闰率五千回屹骑兵配合唐军。在两军的配合下,叛军很快被击溃,唐朝取得了初步的胜利。唐显庆二年(公元657年),拔也·婆闰参加了另一次征讨阿史那·贺鲁的战争。这次战争中唐朝任命苏定方为伊犁道大总管,率燕然都护任雅相,副都护萧嗣业并拔也·婆闰出讨,唐军先破了阿史那·贺鲁属部处木昆,后败阿史那·贺鲁十姓兵十万骑,五芍失毕及五咄陆等部,各部见其主力溃败,便纷纷向唐军投降。之后,拔也·婆闰奉大将军苏定方之命穷道阿史那贺至邪罗斯川(今塔扎斯河)。当时大雪飞扬、地冻天寒。唐军冒雪夜行,到了双河(今博罗塔拉),拔也·婆闰又与早已归唐之西突蹶阿史那·弥射、阿业那·步皮两部相会合,士气大振,一鼓作气攻至金牙山(今博罗塔拉流域),破其牙帐。阿史那·贺鲁渡伊犁河逃窜,被唐军在碎叶水捉住。阿史那·贺鲁逃至石国(今俄罗斯塔什干),被石国诱捕后送往唐军。阿史那·贺鲁的叛乱被平定以后,西突厥中的大小首领都纷纷归附于唐朝,成为唐王朝的大小官史,西突厥原先所统治的地区也就归入唐朝的版图。阿史耶·贺鲁叛乱前迁往高昌的安西都护府,在叛乱平定以后设于龟兹(今新疆库牢),阿史那·贺鲁所控制的碎叶成为唐朝安西四镇之一。历时年数的平定阿史那·贺鲁叛乱的战争结束了,唐王朝的统一得到了巩固和发展,回纥首领婆拔也·婆闰功被唐王朝晋封为右卫大将军。
拔也·骨力裴罗(公元?~747年),回纥族,凉州人(今甘肃武威)。著名回纥汗国君主,唐王朝封为右卫大将军兼瀚海都督,公元744~747年在位。唐天宝三年(公元744年),拔也·骨力裴罗统一了回纥九姓诸部,与拔悉蜜、葛逻禄等部联合破后突厥,建立了汗国政权,并设牙帐于乌德鞬山(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)与嗢昆(今鄂尔浑河)之间。之后,拔也·骨力裴罗接受了唐王朝的册封,成为回纥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。奄有突厥故地,称雄漠北,为回纥汗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拔也·牟羽(公元?~780年),回纥族,又称登里可汗,姓药逻葛氏,名叫移地健;凉州人(今甘肃武威)。著名唐朝回纥汗国君主,加封英义建功毗伽可汗,公元649~660年在位。拔也·牟羽可汗是回纥第二代可汗拔也·磨延啜的次子,娶唐朝大将仆固怀恩之女为妻。,公元759年,拔也·牟羽继父位为可汗。公元762年,拔也·牟羽应唐朝之请,率回纥大军与仆固怀恩合兵,击破叛将史朝义军,收复了洛阳。次年,他继续追击叛军,平定了整个河北地区。唐代宗李豫册封他为“英义建功可汗”。同年,他带了四位摩尼教僧侣返回汗国,广传摩尼教,并把摩尼教定为回纥汗国的国教。唐大历三年(公元768年),其可敦(王妃)逝世,拔也·牟羽又娶仆固怀恩的幼女,唐代宗晋封她为崇徽公主,册封为可敦。拔也·牟羽率兵助唐平定内乱,又在汗国内筑城池,修宫殿,对回纥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。公元779年,唐代宗逝世,唐德宗李适继位。拔也·牟羽几次率兵进入中原,看到中原纷乱,便开始轻视唐朝。这时,他身边的一些粟特人便极力撺掇他趁唐代宗刚逝之机举兵入侵唐朝,拔也·牟羽于是便准备举兵南下,并对唐朝使者十分傲慢。这时,其宰相拔也·顿莫贺达干劝说拔也·牟羽道:“唐朝是大国,没有对不起我们的地方。前次我军进入太原,取牛马数万,回国不久,消耗略尽。今天举国出兵远征,如若不胜,怎麼回归?”拔也·牟羽不听,当即被忠于唐朝的顿莫贺达干杀死。不久,拔也·顿莫贺达干成为回纥可汗,唐王朝册封为“武义成功可汗”。